大众网记者 曲顺 通讯员 尚佳 青岛报道
一片田,孕育希望,一脉红,传承力量。近日,青岛大学学生会“青耘莱西·振兴先锋”实践团走进莱西市马连庄镇,深耕乡土大地,开展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寻红色根脉:让文化传承在行走中扎根
实践团成员走进河崖红色文化基地,观看历史史料与革命老物件,听居民讲述抗战往事,触摸历史温度,传承赤子之心。参观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围坐开展红色故事分享会,交流所见所感,让革命精神在互动中赓续。此外,团队还组织了读书会,引导成员从成长经历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在实践中锤炼自我。
助产业振兴:用青春智慧为乡土赋能
唯麦精酿啤酒厂主理人郑焕良及青岛市崂山区筑梦青少年志愿服务中心理事长孟令琰热情接待实践团,带队走访乡村、参观酒厂,详解精酿啤酒从原料到酿造的全过程。座谈中,郑焕良谈及对乡村振兴的信心与对实践团的期许,并邀请于米花老师(曾任京东集团公关部新媒体公关主管、字节跳动商业化内容负责人)开展媒体培训。从媒体运营框架到小红书、抖音内容创作,从达人合作到直播技巧,米花老师结合爆款案例剖析共性规律,手把手指导脚本创作、沟通话术及图文制作。目前,团队已形成十余份可供唯麦直接使用的不同场景的视频脚本和宣传图文。
实践期间,成员们发挥专业所长,协助策划了8月9日开放日活动,为酒厂房车露营派对和特色啤酒设计宣传海报并拍摄品宣图。
在芦笋与金蝉养殖基地,实践团成员们跟随农户体验捉金蝉,勘察芦笋地以调研金蝉养殖可行性,记录土壤特性与植株长势,形成具有一定参考意义的调研报告,并发挥专业特长为基地设计logo与宣传海报。
走进农场,实践团成员与村民一同劳作,亲手采摘农作物、在灶台前烹制热乎饭菜,让青春在泥土中扎根,真切感悟“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内涵。
实践团成员们以专业回应乡土需求,用行动助力产业振兴,深挖当地特色,设计马连庄一日游路线图供游客和研学使用。用设计彰显其魅力,正是“三下乡”中鲜活的成长印记。
暖民生温度:以点滴行动连接乡土情
实践团成员们编写智能手机培训手册,去到村民家中一对一教老人使用基础功能,帮助其提升生活便利与精神慰藉;走进百年大集帮村民揽客打包,触摸乡村脉搏,体悟“三下乡”需俯身融入的真谛。
续振兴新篇:以青春担当书写奋斗志
实践中,青岛莱西市团委书记彭俊杰到访驻地,与实践团成员亲切交流,叮嘱安全,鼓励大家珍惜扎根基层机会,在服务群众中成长,让青春于实践中绽放。
实践已近尾声,但影响力仍在蔓延。目前实践团已与唯麦精酿达成长期合作共识,由其提供资金资源,学校选派学生组建新媒体实践小组,助力线上宣传并定期组织学生回访帮扶。
这段旅程,是课堂的延伸,更是成长的淬炼。未来,实践团成员们将带着收获与感动,传承文化基因、激活产业动能、厚植民生情怀、践行青年担当,在乡村振兴长卷上续写奋斗注脚!
在线杠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