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张玉琴通讯员孙旭东邱晓桐) 7月29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优化营商环境·政务服务直通车园区行”(第二期)生物医药产业政策专场活动在广州国际生物岛举行。针对企业需求,活动详细解读《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称“生物医药3.0”政策),介绍黄埔“产业版”营商环境改革在生物医药领域的落地情况及广州国际生物岛的发展情况、“一岛多园”体系建设等。
此外,该区1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还把摊位摆到现场,上演别开生面的“生物医药技术秀”,展示黄埔生物医药领域不同类型的创新技术和产品。
精细化分梯度支持创新药
作为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承载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目前已有约4800家生物医药企业扎根,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营收规模达到2400亿元。产业规模快速壮大的同时,该区在大分子生物药、小分子化学药、诊断试剂、医学检验等细分领域形成较为明显的产业优势。
当天活动上,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局对该“生物医药3.0”政策进行详细解读。据介绍,新政策细化为29条、49款,包括“加速科技创新突破、加快药械成果转化、优化临床服务配套、鼓励产品推广应用、加强产业生态培育、强化人才资源支撑”六大板块,在原有政策基础上进行极大的丰富和扩充,为产业提供全流程、全链条扶持。
具体来看,新政策精细化、分梯度支持创新药,临床研发费用最高按20%、30%、50%资助,每年最高资助1亿元;加快药械成果转化,创新医疗器械证每年最高扶持1000万元,“岭南名方”转让转化最高资助100万元。
同时,优化临床服务配套,临床风险补偿最高按40%给予资助;支持开展IIT研究,鼓励临床试验机构开展医学创新和临床成果转化,对符合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的临床试验机构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项目(IIT),对完成项目备案、有效开展且完成的,经综合评估后给予资助。
“生物医药技术秀”吸眼球
除了宣讲环节,本次活动的交流互动环节同样是干货满满。在营商环境生物医药主题“益企谈”环节,围绕新产品入院、创新医疗器械申报等具体问题,与会的政府单位、园区机构、企业代表、观察员等踊跃交流。同时,收集企业提出的诉求建议,将其纳入管理台账,并在后续持续跟踪督办。
会场外的交流展示区,活动同步开设咨询服务专区和政务服务专区。多个职能部门现场设置展位,针对生物医药企业的疑问,提供“一对一”政策辅导、人才落户、税收优惠等实务指导。
另外,活动特别设置的“生物医药技术秀”,邀请10多家本土生物医药企业现场进行展示。不同领域、不同技术、不同适应证的医疗药械产品,大秀黄埔生物医药领域前沿的科技成果,吸引不少与会者驻足。
现场展示经桡神经血管远端通路导引导管、经桡动脉神经血管输送导管系统等6款产品的适介医疗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展位吸引了大量关注。这家成立于2021年的黄埔企业,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已发展为细分领域的行业新锐。
在线杠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